律师观点

肩上担山知任重,志存云天砥砺行

首页>律师观点>正文
水贝珠宝行业法律风险实务解析

关联律师:发布时间:2025-09-11

从一起不当得利撤诉案看诈骗洗钱风险应对与证据留存策略

 

水贝作为全国乃至全球知名的珠宝交易集散地,这里每日流转的除了璀璨珠宝,在大量现金流转中,水贝珠宝圈的“隐形风险”,远不止不当得利这一种,更有部分不法分子盯上珠宝交易的资金高频流转特性,借“正常交易”外壳实施电信诈骗、洗钱等违法活动。近期,我所赵宝莲律师团队代理的一起珠宝交易不当得利纠纷案以原告撤诉告终,涉案经营者虽幸运自证清白,但这起“幸运案例”背后,更该揭开水贝珠宝交易中诈骗、洗钱的风险面纱——当“合规经营”撞上“违法资金嵌套”,该如何守住底线、规避风险?

图片

一、基本案情:一笔“合规交易”的幸运结局 

2022年初,水贝某珠宝店依正常流程与客户达成交易:客户订购大量的铂金制品,先付定金、后补尾款,珠宝店收齐款项后按指定地址通过正规物流交付,后续双方仍有零星合作。


2025年,该店经营者突遇个人银行账户、微信、支付宝等均被冻结,才知被他人以“不当得利”诉至法院,要求返还价款经过与律师沟通并提示,经营者提供了现存的一些证据,包含完整交易材料——营业执照、沟通记录、支付凭证、物流单据等,最终以“诉讼时效届满”“款项系经营收款且构成善意取得”抗辩,原告最终主动撤诉。虽然案件最终原告并未继续坚持诉讼,最主要的还是经营者提供的足够的证据以及强有力的答辩。但若涉案款项被卷入电信诈骗、洗钱链条(比如实际订货客户的资金源自诈骗所得),且经营者未留存合规证据,后果将远不止“被诉”,甚至可能涉嫌共同违法,面临更严重的法律责任。


图片

二、风险深挖:

除了不当得利,水贝还藏着这些“致命坑”

本案看似简单,原告也比较“幸运”,但无辜被诉也为原告带来烦恼,而这恰恰反衬出部分水贝从业者对“诈骗、洗钱风险”的忽视。当前,不法分子利用珠宝行业特性实施违法活动的手段主要有两类:


1.电信诈骗资金“洗白”:不法分子伪装成“采购商”,用诈骗所得资金向珠宝店购买高价值首饰,再通过转卖、抵押等方式将资金转移,珠宝店若未核查资金来源,接受不知来源的转账等,可能沦为“帮凶”,而直接引起账号被无辜冻结;

 

2.借“珠宝交易”套取资金:以“大额采购”“预付定金”为诱饵,要求珠宝店先发货或返还“部分款项”,实则为电信诈骗中的“诱导转账”,待店铺察觉时,资金已被转移。

这些风险比单纯的不当得利更致命——前者最多是民事纠纷,后者可能涉及刑事犯罪,导致店铺被查封、经营者承担刑事责任。


图片

三、争议焦点:

解析珠宝交易纠纷的核心法律问题

本案以撤诉收尾,但背后的三大争议焦点,均是珠宝销售引起不当得利案件的争议之处,首先焦点一:诉讼时效是否已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普通民事权利诉讼时效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损及义务人之日起算。本案中,涉案交易款项支付于年前,原告三年后才起诉,且无时效中止、中断证据,“时效届满”成为关键抗辩点。


珠宝销售涉及诈骗,还需注意刑事案件追诉时效更长,一旦资金被认定为赃款,即便过了民事时效,仍可能被追缴。


焦点二:交易主体是“个人”还是“店铺”?


珠宝行业中,个体工商户用个人账户收货款的情况常见,易引发“主体混淆”。本案原告误将“店铺收款”认作“个人收款”,而经营者通过营业执照、交易记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相对性”原则,厘清了“交易双方为原告与店铺”,而直接将个人列入被告属于主体错误。但若涉及洗钱,“公私账户混用”会让监管更难追溯资金流向,店铺被认定为“协助洗钱”的风险更高。


焦点三:涉案款项是否构成“善意取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一条,善意取得需满足“受让人善意”“合理价格转让”“财产已交付”。本案中,店铺基于正常经营收款交货,对客户与第三人之间的资金争议不知情,仅仅按照当日金价收取款项,并发出铂金饰品,符合“善意取得”,无需返还款项。


若款项是诈骗、洗钱所得,即便构成“善意取得”,也可能因“资金性质违法”被依法追缴,店铺需自行承担损失。


图片

四、律师建议:

水贝珠宝从业者必知的4个风险防范要点

(一)严守交易主体合规:堵住“违法资金入口”

 

1.在大额黄金现金交易中,根据黄金交易的规则,要留存购买方身份证复印件,登记资金来源,5个工作日内上传反洗钱监测系统,严禁“分拆交易”规避监管;

 

2.现在交易中电子支付居多,在使用电子支付时,推荐使用“商户专用收款码”,备注明确“XX(品类)货款”,杜绝“公私账户混用”;尤其是在收取所谓的定金时,不要为了方便而直接将款项支付到个人微信,出现问题时牵涉个人就被动了。

 

3.新增防范:对“大额现金采购”“匿名订货”“要求拆分支付”的客户提高警惕,核实客户身份时,除身份证外,可要求提供工作证明、资金来源说明,避免接收“来源不明资金”。

操作提示:

新客户首次大额交易需签署《交易主体确认书》,明确“交易双方为客户与店铺”,同时附加《资金来源承诺书》,核查资金的来源和客户本人是否一致,不一致时要求客户承诺资金合法,降低自身风险。


(二)构建交易证据链闭环:四类核心证据缺一不可

 

1.主体类证据:店铺营业执照(名称、地址变更需附《变更备案通知书》),证明交易主体的性质;

 

2.交易沟通类证据:保留与客户确认货品规格、价款、交付方式的原始沟通记录(需留存载体,勿仅存截图),明确交易合意;

 

3.资金类证据:留存定金、尾款支付凭证(含付款人信息、金额、时间戳),大额交易优先银行转账并索取《转账回单》,电子支付截图“商户名称+交易备注”;

 

4.交付类证据:发货单(注明货品信息、加盖店铺签章)、物流单据(现金交易需填收货人身份证号),证明货品已交付。

存储要求:

所有证据同步纸质归档与云端备份,保存期限不低于10年,既符合反洗钱要求,也能在涉诈骗、洗钱调查时自证清白。


(三)警惕异常交易:识别诈骗、洗钱


遇到以下情况,需立即暂停交易并核查:


1.客户不关注货品品质,只关心“能否快速成交”“能否拆分付款”;

 

2.要求“先发货后付款”“预付定金后返部分资金”(疑似诈骗诱导);

 

3.资金到账后,频繁催促转卖、提现,或要求将款项转给第三方。

若发现异常,可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或公安机关报备,避免卷入违法链条。


(四)遇纠纷不慌:先查原因,再找专业支持


若账户被冻结或收到法院传票,先通过银行、法院明确“纠纷原因”(是民事不当得利,还是涉诈骗、洗钱的刑事调查);同时整理完整交易证据,必要时委托专业律师介入,避免因“证据不足”陷入被动。


图片

总结:

幸运难复制,合规才是“护身符”

本案虽然在提交了答辩状以后很快原告撤诉,看似简单,但本质是经营者长期合规经营、留存证据的结果。在水贝珠宝交易中,并非所有从业者都能如此幸运——一旦撞上电信诈骗、洗钱等违法风险,仅靠“运气”远远不够。合规不是额外负担,而是抵御账户冻结、诉讼纠纷,甚至刑事风险的基础防线;证据留存也非形式之举,而是在涉违法调查时澄清事实、保住生意的“硬核底气”。愿水贝珠宝从业者以本案为鉴,把合规刻进日常,对诈骗、洗钱风险时刻警惕,方能在行业浪潮中行稳致远。

 

 

作者介绍

赵宝莲律师

 

北京市京师(深圳)律师事务所进出口法律事务部主任,法律硕士。

主要执业方向为涉外诉讼与仲裁、外商投资及国内企业对外投资法律事务、外贸业务法务支撑。

 

联系方式:

电话: 18824679659

邮箱: Zbl3437045@126.com

图片

陈焮琪

 

北京市京师(深圳)律师事务所进出口法律事务部主任助理,梧州学院在读生,目前就读于法学院国际经贸规则专业,梧州学院国际经贸与法律研究专班成员。

快讯

具身智能崛起背后的数据合规暗礁:物理交互时代的隐私与安全挑战